cosmos-sdk/docs/cn/clients/lite/specification.md

7.6 KiB
Raw Blame History

规范

该规范描述了如何实现 LCD。 LCD 支持模块化 API。 目前仅支持ICS0TendermintAPIICS1密钥API和ICS20Key API。 如有必要后续可以包含更多API。

构建并验证 ABCI 状态的证明

众所周知,基于 cosmos-sdk 的应用程序的存储包含多个子库。 每个子目录由 IAVL 存储实现。 这些子组件由简单的 Merkle 树组成。 创建树时,我们需要从这些子库中提取名字、高度和存储根哈希以构建一组简单的 Merkle 叶节点,然后计算从叶节点到根的哈希。 简单 Merkle 树的根哈希是 AppHash它将包含在块头中。

Simple Merkle Tree

正如我们在LCD信任传播中所讨论的那样,可以通过检查针对可信验证人集的投票权来验证 AppHash。 这里我们只需要建立从 ABCI 状态到 AppHash 的证明。 证据包含两部分:

  • IAVL 证明
  • 子库到 AppHash 的证明

IAVL 证明

证明有两种类型:存在证明和缺席证明。 如果查询密钥存在于 IAVL 存储中,则它返回键值及其存在证明。 另一方面,如果密钥不存在,那么它只返回缺席证明,这可以证明密钥肯定不存在。

IAVL 存在证明

type CommitID struct {
    Version int64
    Hash    []byte
}

type storeCore struct {
    CommitID CommitID
}

type MultiStoreCommitID struct {
    Name string
    Core storeCore
}

type proofInnerNode struct {
    Height  int8
    Size    int64
    Version int64
    Left    []byte
    Right   []byte
}

type KeyExistsProof struct {
    MultiStoreCommitInfo []MultiStoreCommitID // 所有子库提交id
    StoreName string // 当前子库名字
    Height  int64 // 当前子库提交高度
    RootHash cmn.HexBytes // 此 IAVL 树的根哈希
    Version  int64 // 此 IAVL 树中 key-value 的版本号
    InnerNodes []proofInnerNode // 从根节点到 key-value 叶子节点的路径
}

存在证据的数据结构如上所示。 构建和验证存在证明的过程如下所示:

Exist Proof

构建证明的步骤:

  • 从根节点访问IAVL树
  • 记录 InnerNodes 中的访问节点
  • 找到目标叶节点后,将叶节点版本赋值给证明版本
  • 将当前 IAVL 树高赋值给证明高度
  • 将当前 IAVL 树根哈希赋值给证明根哈希
  • 将当前的子目录名称赋值给证明 StoreName
  • 从 multistore 读取指定高度的 commitInfo 并将其赋值给证明 StoreCommitInfo

验证证明的步骤:

  • 使用证明版本中的键、值构建叶节点
  • 计算叶节点哈希
  • 将哈希值分配给第一个 innerNode 的 rightHash然后计算第一个 innerNode 哈希值
  • 传播哈希计算过程。 如果先前的 innerNode 是下一个 innerNode 的左子节点,则将先前的 innerNode 散列分配给下一个 innerNode 的左散列。否则,将先前的 innerNode 散列分配给下一个innerNode的右散列
  • 最后 innerNode 的哈希应该等于此证明的根哈希, 否则证明无效。

IAVL 缺席证明

众所周知,所有 IAVL 叶节点都按每个叶节点的密钥排序。 因此,我们可以在 IAVL 树的整个密钥集中计算出目标密钥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找到左键和右键。 如果我们可以证明左键和右键肯定存在,并且它们是相邻的节点,那么目标密钥肯定不存在。

Absence Proof1

如果目标密钥大于最右边的叶节点或小于最左边的叶子节点,则目标密钥肯定不存在。

Absence Proof2Absence Proof3

type proofLeafNode struct {
    KeyBytes   cmn.HexBytes
    ValueBytes cmn.HexBytes
    Version    int64
}

type pathWithNode struct {
    InnerNodes []proofInnerNode
    Node proofLeafNode
}

type KeyAbsentProof struct {
    MultiStoreCommitInfo []MultiStoreCommitID
    StoreName string
    Height  int64
    RootHash cmn.HexBytes
    Left  *pathWithNode // Proof the left key exist
    Right *pathWithNode  //Proof the right key exist
}

以上是缺席证明的数据结构。 构建证据的步骤:

  • 从根节点访问IAVL树
  • 获取整个密钥集中密钥的对应索引标记为INDEX
  • 如果返回的索引等于0则右索引应为0且左节点不存在
  • 如果返回的索引等于整个密钥集的大小则左节点索引应为INDEX-1且右节点不存在
  • 否则右节点索引应为INDEX左节点索引应为INDEX-1
  • 将当前 IAVL 树高赋值给证明高度
  • 将当前 IAVL 树根哈希赋值给证明根哈希
  • 将当前的子目录名称赋值给证明 StoreName
  • 从 multistore 读取指定高度的 commitInfo 并将其赋值给证明 StoreCommitInfo

验证证明的步骤:

  • 如果只存在右节点,请验证其存在的证明,并验证它是否是最左侧的节点
  • 如果仅存在左节点,请验证其存在的证据,并验证它是否是最右侧的节点
  • 如果右节点和左节点都存在,请验证它们是否相邻

Substores 到 AppHash 的证明

在验证了 IAVL 证明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验证针对 AppHash 的 substore 证明。 首先,迭代 MultiStoreCommitInfo 并通过证明 StoreName 找到 substore commitID。 验证 commitID 中的哈希是否等于证明根哈希,如果不相等则证明无效。 然后通过 substore name 的哈希对 substore commitInfo 数组进行排序。 最后,使用所有 substore commitInfo 数组构建简单的 Merkle 树,并验证 Merkle 根哈希值是否等于appHash。

substore proof

func SimpleHashFromTwoHashes(left []byte, right []byte) []byte {
    var hasher = ripemd160.New()

    err := encodeByteSlice(hasher, lef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err = encodeByteSlice(hasher, right)
    if err != nil {
        panic(err)
    }

    return hasher.Sum(nil)
}

func SimpleHashFromHashes(hashes [][]byte) []byte {
    // Recursive impl.
    switch len(hashes) {
        case 0:
            return nil
        case 1:
            return hashes[0]
        default:
            left := SimpleHashFromHashes(hashes[:(len(hashes)+1)/2])
            right := SimpleHashFromHashes(hashes[(len(hashes)+1)/2:])
            return SimpleHashFromTwoHashes(left, right)
    }
}

根据验证人集验证区块头

上面的小节中经常提到 appHash但可信的appHash来自哪里 实际上appHash 存在于区块头中,因此接下来我们需要针对 LCD 可信验证人集验证特定高度的区块头。 验证流程如下所示:

commit verification

当可信验证人集与区块头不匹配时,我们需要尝试将验证人集更新为此块的高度。 LCD 有一条规则即每个验证人集的变化不应超过1/3投票权。 如果目标验证人集的投票权变化超过1/3则与可信验证人集进行比较。 我们必须验证,在目标验证人集之前是否存在隐含的验证人集变更。 只有当所有验证人集变更都遵循这条规则时,才能完成验证人集的更新。

例如:

Update validator set to height

  • 更新到 10000失败变更太大
  • 更新到 5050失败变更太大
  • 更新至 2575成功
  • 更新至 5050成功
  • 更新到 10000失败变更太大
  • 更新至 7525成功
  • 更新至 10000成功